新天天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天天小说 > 朝着帝国前进 > 第200章 非不愿,实不能也

第200章 非不愿,实不能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李康坐在亭中石凳上,望着新雨之后的竹林,十分突兀的背出一段《黄帝内经》来。

这是之前在终南观,李康和孙思邈谈天说地之时,李康向孙思邈求教养生之道。孙思邈就用的这段《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岐伯回答黄帝的话来回答他的。

“孙先生的想法是好的,但诸事繁杂,连绵不绝,兼之意外突发,防不胜防…十万生民系于一身,百业初创,前途未明,唯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教我如何'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非不愿,实不能也!”

李康幽幽的说道,没人附和,他也不需要有人附和,只要身边的人能听懂,将他的闲时感慨传播出去就行了。

刚刚代李康巡视归来的方以智确实听懂了,当初李康与孙思邈聊天的时候,他就在身边。

当初孙思邈可不仅仅只说了这一段,后面紧接着的话孙思邈也一字不漏的全部说完,“所以能年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这是明着说养生,实则说治政,隐晦的向李康表达不同意见,规劝李康“合道”。

道家的治国方针,中心思想就是“无为而治”,通俗点就是老百姓爱干嘛干嘛,政府不要多管闲事,追求自然、质朴,“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祥和宁静,自给自足,活在当下,享受当下。

而李康的施行的政策中,有法家的影子,比如大理寺以及繁杂的法律条文;有兵家的影子,比如职业兵以及对周边土著霸道强硬的处事态度;有墨家的影子,比如科技司、研究院和工厂;有纵横家的影子,比如外交部;有儒家的影子,比如典礼司以及学校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甚至有杂家的影子,内阁和秘书处都有集众智的意思在里面…

但就是没有道家的影子,甚至和道家风马牛不相及,完全南辕北辙,道家讲究“无为而治”,李康却是恨不得什么都要管,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拉屎撒尿都要先报告一声。

当然对于后一点,李康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难道开大会或者上课的时候,不需要事先举手申请吗?搞笑!

历朝历代以来,皇权不下乡,广大农村几乎可以算是村民自治状态,朝廷的影响力有限。

而受朝廷直接管辖的是城市,但古代一个县才有多少吃公家饭的?官吏全算上,以明朝为例,分为主官(县令,一人)、佐贰官(县丞、主簿,大县三四人,小县甚至没有)、教职(教谕、训导,各一人,不入流)、杂职(巡检、驿丞、各局所大使,大县十数人,小县不设)、首领官(典史,一人,不入流)、吏员(司吏、典吏等,大县十数人,小县数人),这些都是正式拿朝廷俸禄,在吏部有存档的在编“公务员”,平均每县约三十人左右,而一个县,平均下来怎么着也得有三四万人吧?

剩下的像什么仵作、僧会、道会、杂役(衙役、库子、仓老等),特别是杂役,人数虽然庞大,达到上百,甚至数千人,但不算朝廷编制,属于贱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