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天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天天小说 > 大唐隐王 > 《大唐隐王》地名古今对照解析

《大唐隐王》地名古今对照解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是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郡为州,地方行政区划实行州、县两级管理。唐贞观元年(627年),全国在州上又设10个道级地理监察行政区,不属正式建制。此阶段为时不长。武则天改唐为周后,基本上仍实行唐的行政区划。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大簿”记载,全唐内地分划十道,设358州41都督府1551县。十道下设州如下:

关内道因居关中而得名。领22州:雍州、华州、同州、岐州、陇州、邠州、泾州、宁州、坊州、鄜州、丹州、延州、庆州、原州、盐州、灵州、会州、夏州、丰州、胜州、绥州、银州。在漠北并设有安北大都护府,在漠南设单于大都护府。

河南道因居黄河之南而得名。领27州:洛州、陕州、汝州、郑州、汴州、豫州(后改蔡州)、许州、虢州、颍州、陈州、亳州、宋州、曹州、滑州、濮州、郓州、齐州、淄州、徐州、兖州、泗州、沂州、青州、莱州、登州、密州、海州。

河东道因地处黄河河套以东地区而得名。领18州:并州、潞州、泽州、晋州、绛州、蒲州、汾州、慈州、隰州、石州、沁州、仪州(中有析蜀并置辽州、箕州,后又复)、岚州、忻州、代州、朔州、蔚州、云州。

河北道因地处黄河以北而得名。领26州:怀州、卫州、相州、蓟州、赵州、恒州、定州、易州、幽州、莫州、瀛州、深州(武德元年置,贞观十七年废,先天二年复置)、冀州、贝州、魏州、博州、德州、沧州、忄隶州、妫州、澶州、营州、平州、邢州、洺州。

山南道因地处秦岭以南而得名。领31州:荆州、襄州、邓州、商州、复州、郢州、隋州、唐州、峡州、归州、均州、房州、金州、夔州、万州、忠州、梁州、洋州、集州、通州、开州、壁州、巴州、蓬州、渠州、涪州、渝州、合州、凤州、兴州、利州。

陇右道因地处陇山之西而得名。领20州:秦州、渭州、成州、武州、洮州(开元十七年并入岷州,后置临州,再改洮州)、岷州、叠州、宕州、河州、兰州、鄯州、廓州、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原为高昌国,贞观十四年平高昌后置西州)、庭州。尚有北庭、安西都护府和蒙池、昆陵都护府所辖的羁縻府州等。

淮南道因地处淮河之南而得名。领14州:扬州、滁州、楚州、和州、濠州、寿州、庐州、舒州、蕲州、黄州、沔州、申州、光州、安州。

江南道因地处长江以南而各名。领51州:常州、苏州、湖州、、杭州、润州、歙州、衢州、睦州、越州、婺州、台州、温州、明州、括州、建州、福州、泉州、汀州、宣州、饶州、抚州、虔州、洪州、吉州、彬州、袁州、江州、鄂州、岳州、潭州、衡州、永州、道州(武德四年营州,五年改南营州,贞观侂年改道州,十七年废,上元二年复置)、邵州、沣州、朗州、辰州、锦州、施州、南州、溪州、漳州、思州、黔州、费州、业州、巫州(贞观八年置,天授二年改为沱州,开元十年复为巫州,大历五年改为叙州)、夷州、播州、溱州、珍州。

剑南道因地处四川剑阁以南而得名。领35州:益州、蜀州、彭州、汉州、绵州、剑州、梓州、遂州、普州、资州、简州、陵州、邛州、眉州、雅州、嘉州、泸州、戎州、黎州、茂州、龙州、扶州、文州、当州、松州、静州、柘州、翼州、悉州、维州、隽州、姚州、阆州(初名为隆州,先天元年改为阆州)、果州。另有保宁都护府管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府州。

岭南道因地处于五岭之南而得名。领75州:广州、循州、潮州、韶州、连州、端州、康州、冈州、恩州、高州、春州、封州、辩州、泷州、新州、潘州(原为南宕州,贞观八年改为潘州)、雷州、罗州、儋州、崖州、琼州、振州、桂州、昭州(贞观侂年由乐州改名)、富州(贞观八年由静州改名)、梧州、贺州、龚州、象州、柳州、宜州、融州、古州、严州、容州、藤州、义州、窦州(贞观六年由南扶州改名)、白州、廉州、绣州、禺州(原为东峨州,后改为禺州)、党州、牢州、岩州、郁林州、平琴州、邕州、宾州、贵州、横州、钦州、当州、瀼州、笼州、田州、环州、澄州、欢州、爱州、陆州、峄州、汤州、长州、福禄州、景州、山州、蛮州、武峨州、芝州、林州、万安州、粤州、勤州(武德四年置,九年并入春州,开元十八年复置)、蒙州。尚有安南都护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