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霍谨之这段时间的剧照生意已经稳定了,他自己只负责冲印相片,销售让那几个二流子承包了,这些二流子的领头人叫李青松,十七岁,是待业青年,家里在县城机床厂。
其他几个二流子也是城里工厂的职工小孩,不过他们的家境都不好,大多是单职工,家里孩子多负担大,学习也不好,高中都没念完就待业了,跟着李青松一道混。
现在都跟着霍谨之混,而且混得相当不错,每个月能挣六七十块,比他们家里的顶梁柱父亲挣的都多,经济实力决定社会地位,这几个平时被人瞧不起的小混混,现在都已经是厂里人教训不争气的孩子时用来比较的榜样了。
“你就不能学学李青松,人家多有出息,给家里买这个买那个,你还要问老娘伸手要钱,人家李青松比你还小两岁。”
这样的话,最近时常在机床厂出现,频率相当高,李青松俨然成了机床厂那些待业青年们的榜样,纷纷过来取经,李青松和霍谨之商量了后,又招了六个伙伴售卖剧照,都从霍谨之这儿拿货,形成了产业链,霍谨之自然处在最顶端,挣的也是最多的。
但李青松他们都很满足了,一个月能挣几十块钱,比上班都强,而且现在霍谨之又开发了新路子,比以前挣得更多。
霍谨之是从太平桥那儿得到的启发,既然别人能当票贩子,那他也能做,而且他知道很多人手里有多出来的票,但却没有渠道卖出去,尤其是国营厂的职工,很多人票并不少。
他让李青松几个去打听,还真弄到了不少,粮票油票这些霍谨之不搞,他只搞大件的,像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电视机票这些,他搞这些不纯粹为了挣钱,他是为了扩展人脉网,哪怕贴一些钱,他也愿意去收购这些票,这叫舍小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