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了毛驴,再也不用人推碾子子拉磨,这些日子碾道都排队,到了腊月初十才排到杨柳家,起早天还没亮,谷舒兰就喂饱了毛驴套上了碾子,杨柳帮着端了几个簸箕筛子和箩,腊七腊八冻死鸡鸭,腊九腊十冻死小人儿。
早晨起来,干巴巴的冷,杨柳的手冻得像猫咬的疼,谷舒兰打发她回家,搓了好一阵子,手还是木的。
这时候的人还不懂戴手套,不娇气的就那样冻着,娇气的有做了套袖戴在袖头,杨柳就想到了织手套。
她小的时候织手套的还很多,后来卖手套的就多了,也就没人织了。
杨柳在小学时就织过手套和大毛袜子,上学可是冻手冻脚的,自己疼自己,年年给自己织,还给姥姥织过。
这个时代哪来的毛线?连腈纶线也没有,只有用棉线了,棉线都是很金贵的。
过大年前,杨天祥赶了毛驴车到县城采购,大姑和表兄王振清也一起去。
冬天集上没有卖青菜的,只是买一些山货海鱼之类的,没让大山跟着,在这样冷的天怕他冻坏,让杨柳跟去看车,其实杨柳不慌慌赶这样的集,让她看车不得不去。
新棉花的一身厚棉衣倒是不冷,用绒布做的头巾也不算冷,冬天新作的棉鞋,可是坐在车上久了也是浑身冰冷,杨柳想下车跑跑,毛驴车跑得太快,自己也追不上,车上有个小被子,谷舒兰就给她蒙上了,才缓解了一点儿。
可盼到了集市,赶紧下车跑步,脚已经冻僵了,搓着手,踱着脚,一个劲的活动,好容易才暖和了一点,这时代可比后世冷得多。
太阳都老高了还是很冷,集上的人真多。
驴车停在了人稀的地方,杨柳就一个劲的运动,停下就冷。
感到时间过得真漫长。
总算回来了,杨天祥背了个大口袋,谷舒兰抱了个大包袱,杨柳摸了一把,里边就是棉花和布,杨天祥买的都是吃的。
谷舒兰拿了三串糖葫芦,交给了杨柳,这怎么拿,赶到家手还不得冻掉。
路过卖瓷器的地方,谷舒兰买了一轴碗,杨柳就解开了捆碗的草绳,擦干净了一个碗,把糖葫芦放到碗里,谷舒兰没说什么,只是抿嘴一笑。
杨天祥把碗拴好,这样不容易颠坏碗。
把东西放置妥当,招呼大姑和表兄走。
大姑也买了不少的东西,表兄只是买的笔墨纸张,这时的学生都是自己用白纸钉的本子,城关卖的一定比小铺卖的便宜。
要不王振清不舍得浪费半天的功夫。
赶中午就到了家,太姥姥早就做好了饭等着,谷舒兰也不让大姑做饭了,就到一起吃,雪白的大肉包子,满满的一大屉,太姥姥赶紧的往上捡了一大干粮筐,端上一盆白菜粉条汤,大山捧了两头大蒜,大白菜猪肉馅就着大蒜吃,味道真好。
一顿饭表兄也没说一句话,这个家伙可真蔫,这样的人心眼儿多,等吃完了告辞走才说了一句话:“四舅、四妗子,我吃饱回去了,太姥姥慢慢吃。”
太姥姥说道:“你别不吃饱了,多吃点儿吧。”
杨天祥谷舒兰也都说:“没吃饱再拿俩去。”
他连说:“饱了,饱了。”笑笑就走了。
杨柳一顿饭吃得饱嗝连连,菜汤一串缝,饱得劲儿更大,太姥姥发的包子太宣,作料配得也好,葱姜五香粉搭配的很对味儿。
还剩了半筐包子,谷舒兰又给大姑端过去两个。
谷舒兰打开了包袱,里边是几种颜色的布还有一块花布,酱色的底儿,伞形的红花,真好看。
杨柳就料定这块布是给她买的,前世有这样一件大襟褂子,穿了一次。洗了晒在当街别人偷走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