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也不富裕,所有的财产就是一栋房子,十亩地。房子是分家之后建的,是茅草屋。不过这里的人家都是建的茅草屋,只有城里人和地主家里才能建瓦房,毕竟这个时候的瓦可不便宜。
地也是分家的时候分得的,三亩水田,五亩旱地,两亩沙地。水田种的是水稻,旱地种的麦子,沙地种的高粱。母亲还在院子里开了半亩地,用来种菜。村里人家家户户也这样,在自家院子里种菜吃,有地契的田地都用来种粮食。
刘家村倒是没有地主,各家拥有的土地都差不多,谁都不是很富裕,村子里的人大都沾亲带故的。
其实刘家村的情况还算好的了,毕竟每家都有田有地,靠着大山即使有什么天灾,土地歉收也能找到吃的果腹。所以其他村的姑娘都很愿意嫁到刘家村来,出去说着自己是刘家村的,别人都要高看一眼。
虽然我没觉得自己家有多“富裕”,但是对其他村子的人来说有房子,有田地,已经算是殷实的人家了。和距离这里不远的另一座城市的小乡村相比刘家村还真是算是很好了,那里土地都在地主手里,农民只能做佃农,一年到头赚的粮食还不够一家人的口粮,青黄不接的时候饿死人也不是稀奇事。
看来自己穿越的时空还真是穷困啊,不过想一想中国古代的农民,好像也是这样的贫穷,我也就释然了。
家里养了几只母鸡,四姐每天捉虫子喂它们,每天捡蛋。这也算家里的比较重要的财产了,毕竟鸡蛋能换钱。
猪圈里还有两头猪仔,喂大了卖。
母亲的刺绣功夫很好,农闲时做完家务,她就会去布庄接些秀活来补贴家用。
我看着茅草屋第一印象就是家里很穷,看来也不尽然啊,毕竟现在大家都是住的茅草屋。家里还是攒了几串铜钱的,不然真的很困难,没钱的话,母亲也不会在坐月子的时候吃了几只鸡,坐满了一个月的月子的。毕竟真的很穷没条件的,肯定就不会这样的。
这样想来我安慰了一些,毕竟离我长大还有好几年,我可不想因为没吃的,饥一顿饱一顿的。
每年深秋的时候,村里会组织家家户户的男丁,上山打猎,收山货。卖了钱就按人头分给大家。这也是村里一大财产收入了。其他时候,当然你也可以上山自己打个野鸡,套个野兔来解馋什么的。当然大型动物是不要想了,自己去,一个人可打不了那些大型野兽。
父母都是节俭持家的人,才能在分家后过得红红火火,能够养活那么多的孩子。要知道现在人生孩子生得多,可是能够养活的可并不多,毕竟大人饿狠了都会生病,小孩可是不禁饿的,因为贫穷,所以小孩的成活率不高。
不过这是大多数小乡村的情况,刘家村并没有因为饿而死的人。毕竟各家都沾亲带故,乡里乡亲的,实在是那家有困难,各家也会接济一下。再说了,背靠大山,只要不是太懒,就是上山采采常见草药,采采蘑菇木耳来卖也是能勉强过下去的。山里的野菜也是很多的,实在不行野菜也能充饥。
父亲,母亲平时干活的时候都是穿的打满补丁的旧衣服,但是柜子里还是有没有补丁的新衣服的,那是平时穿的,毕竟干活很亏衣服,要是弄破了会很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