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尧吃了一惊,普通马槊根本办不到,他急忙上前细看,槊尖丝毫不损,依然是那么坚硬锋利,他忽然发现了,槊首不是一般的精铁,漆黑如墨,显得异常沉重坚硬,他疑惑地向刘宏望去。希望他给自己一个解释。
刘宏见他发现了其中奥妙,便得意一笑道:“这是我刚才给你说的寒冰槊。这是我们先祖在征伐匈奴是在漠北的青海边发现的一块深海寒铁,铁质异常坚硬,用它做成了这柄马槊和飞雪剑,光打制槊刃就换不下十个铁匠,耗时一年才打造成,本来是装一丈四的普通槊杆,但发现不行,槊首太沉重,力量不均衡,又重新专门打造,用三名槊匠耗时三年,才侥幸打造出一根合格的槊杆,真的是很侥幸,我一直珍藏在家中。”
刘宏轻轻抚摸这柄长槊,心中充满了对它的不舍,但还是决定交给自己的儿子,自己消耗了太多的时光,我儿子刘尧是大汉未来的希望,“上次你提出了要习武,我就想到了这把槊,特地派人回家去取,昨天才运到,皇儿,这支槊我送给你!希望吾晃儿能拿着这干马所横扫天下,再创我大汉辉煌。”
作为儿子的刘尧听了父亲汉灵帝刘宏的这番豪言壮语,想起了自己后世一些历史学者在研究关于汉灵帝这段历史的不同看法: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汉朝的衰败,和汉桓帝、汉灵帝为政的二十余年密不可分。事实也确实如此。那么,是汉灵帝太无能,太昏庸,以至于被十常侍蒙蔽,被奸臣玩弄,大权旁落,才导致天下纷乱吗?不是。正史中的汉灵帝,虽然昏庸,但绝不糊涂,甚至可以说,汉灵帝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君主。汉灵帝在即位之初,不过是一个12岁的少年,可是短短四年之后,汉灵帝借助宦官势力,成功剿灭窦氏集团,包括宫中的大长辈窦太后,也在羞愤中死去。这样的君主,怎么会是无能的庸主呢?
可是,随着汉灵帝权力的扩大,其**也在不停的膨胀。到了本年,汉灵帝已经26岁,是一个成熟了君王。此时,外戚势力已经全部铲除,宦官势力日渐壮大,而幕后的主导,就是汉灵帝。汉灵帝对朝廷一些大臣,一方面要倚重,毕竟要靠朝廷公卿帮忙处理国事。可另一方面却又借助宦官势力,经常打压之。去年,汉灵帝想要修建宫殿,结果三公之一的司徒杨赐就顶牛不干,汉灵帝很无奈很窝火。幸亏朝中也有一部分人看着汉灵帝的眼色办事,宫殿最后还是修建了,可是,汉灵帝对朝廷公卿的印象却更差了。于是,在本年,汉灵帝连续罢免了三公中的太尉、司徒,去年顶着不给自己办事的司徒杨赐,发配到太常寺去负责皇宫后勤了。
可是,正因为汉灵帝过于聪明,于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当皇帝对待臣下,只知道一味的讲究权术,而丧失了对国家和百姓最基本的义务,那么这个皇帝也就逐渐成为天下正直的官员,以及天下百姓的敌人。不过,汉灵帝优哉游哉的日子还有许多年。在中国,就算是一个君王再残暴,再昏庸,作为臣子,尤其是一个优秀的臣子,往往更加畏惧,更加无力。反倒是一些恶人,比如说董卓、曹操之流,可以突破君臣之间的所谓大防。只要你混蛋,我就比你更混蛋。
汉灵帝在汉朝历代君王中,在中国的历代君王中,都算的上一个个性十足的主。虽然当时天下暴动四起,可是在汉灵帝看来,朝廷公卿和十常侍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至于一些边民的骚乱,就更不值一提。于是,汉灵帝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汉灵帝没有唐后主写词之才,也没有宋徽宗的绘画之能,可汉灵帝也是个有自己独立追求的人。汉灵帝最大的追求,就是成为天下最有钱的人。捞钱敛财,几乎成为汉灵帝称帝二十年最大的“政绩”。
自己父亲汉灵帝刘宏能登上皇帝位,是幸运的。
汉桓帝刘志虽然36岁而终,但身后并无子嗣,年轻的窦皇后(桓帝死后被尊为太后)及其父亲窦武,把继承人的年龄设定在少年段。刘宏是汉章帝玄孙,刘宏的曾祖父是河间王刘开,父亲解渎亭侯刘苌与桓帝刘志是堂兄弟,刘宏是桓帝的亲堂侄,当时只有12岁。
刘宏能登上皇帝位,又是不幸的。
汉桓帝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社会。外戚跃跃欲试地准备统理朝政,宦官虎视眈眈地觊觎着皇权,士人的不平之鸣,遍野的饥民之声,合奏成一曲悲哀的末世之歌。
汉桓帝永康元年(167年),刘儵以光禄大夫身份与中常侍曹节带领中黄门、虎贲、羽林军一千多人,前往河间迎接刘宏。建宁元年(168年)正月二十日,刘宏来到夏门亭,窦武亲自持节用青盖车把他迎入殿内。第二天,登基称帝,改元为“建宁”。
汉灵帝即位后,汉王朝政治已经十分**了,天下旱灾、水灾、蝗灾等灾祸泛滥,四处怨声载道,百姓民不聊生,国势进一步衰落。再加上宦官与外戚夺权,最后宦官推翻外戚窦氏并软禁窦太后,夺得了大权,又杀正义的太学生李膺、范谤等100余人,流放、关押800多人,多惨死于狱中,造成第2次党锢之祸。而昏庸荒淫的灵帝除了沉湎酒色以外,还一味宠幸宦官,尊张让等人为“十常侍”,并常说“张常侍乃我父、赵常侍乃我母”,宦官杖着皇帝的宠幸,胡作非为,对百姓勒索钱财,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可谓**到极点。
在皇帝的昏庸和官吏的**下,人民终于无法忍受,聚众起义。巨鹿(今河北涿州)人张角兄弟三人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名举行起义,史称“黄巾之乱”,这次起义所向披靡,给病入膏肓的东汉王朝以沉重打击。虽然被镇压,但是影响极大。从此东汉政府名存实亡。
公元189年,昏庸的汉灵帝在人民的一片怨声下结束了他的一生,终年34岁。东汉皇帝。刘宏。章帝玄孙。168~189年在位。永康元年(167),桓帝崩,窦太后与城门校尉窦武(窦太后之父)立其为帝。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窦武辅政。建宁元年(168),宦官与外戚官僚士大夫间的矛盾激化,中常侍曹节矫诏诛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及尚书令尹等,并夷其族,迫太后归政。二年,中常侍侯览兴大狱,将前司空虞放、太仆杜密、长乐少府李膺等120余人下狱处死,此为第二次党锢之祸。汉灵帝在位期间,由于他宠信宦官,朝政被宦官赵忠、张让把持,政治**达于极点。灵帝生活荒淫,聚敛无度,卖官鬻爵,二千石官二千万,四百石官四百万,县令长按县土丰瘠各有定价。还大修宫殿苑囿,搜刮民财,激起人民反抗。中平元年(184)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东汉政权从此陷入苟延残喘的局面。六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