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府净如洗,
室家奔匿多。
关辽五万众,
庚癸呼如何。
事势不容诿,
捐输兼敛科。
要盟共歃血,
士民尽荷戈。佘一元:《山海关志》。
这首叙事诗,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吴军处境艰难,缺饷,仓库如洗,百姓逃出躲避,形单力孤。三桂只好向绅衿与未逃的百姓征集“捐输”,以继饷源;把当地百姓武装起来,以资兵源。在农民大军压境的情势下,三桂冒险同农民军决一死战。他把求生求胜的希望还是寄托在清军及时赶来参战。
在吴三桂两次遣使的接引下,清军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及时到达山海关前,已听到“关上炮声,夜深不止”。从远远传来的隆隆炮声,可以判断吴军已与农民军交火。多尔衮这步棋走得完全正确。如果他仍走原道,进入内蒙古地区,与三桂遣使不能相遇;如果多尔衮听信三桂意见,走中、西两协路线,势必不能在李自成大举进攻山海关的关键时刻赶来。三桂难免有被歼的危险,整个结局很可能就会是另个样子。但多尔衮的决策,不仅拯救了三桂,也为清廷定鼎中原提供了可能。一个偶然性因素,三桂遣使,被多尔衮捕捉住,并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多尔衮的谋略,可谓巧妙之极。
多尔衮率大军抵达山海关前,倒是更警惕起来。虽然清军连日夜地急行军,已经疲劳不堪,他仍令清军“披甲戒严”,以防不测。到半夜时,突然下令各营移营。他害怕偷袭,或担心被吴三桂欺骗,招致失败,就会前功尽弃,清朝的前途就会毁于一旦。到这时,多尔衮对三桂还存有某种疑虑,仍在保持戒心。多尔衮如此精明,虑事如此周详而细密,实在不同凡响!
由于清军及时赶到,一场由农民军、吴军、清军三方参战,而且又以后两者的联军专攻农民军一方的空前规模的血战,就要在这座雄关面前展开。那么三方的军事实力如何呢?
吴三桂军的兵力情况、则说法较为一致,据《三垣笔纪》,载三桂“募兵7千”;《甲申传信录》,载三桂“共收兵1800人”。《庭闻录》载三桂收溃卒,降唐通兵“约2万人”,加上原兵马3万,合为5万。大体上、吴军5万人、另又征召当地乡勇3万余人。不过我的分析还有不少蒙古流窜过来的散兵游勇,或是受义军迫害的前明贵族家眷也许会到辽西地区安家,那么也会交保护费的,这些人若是加入吴三桂的队伍也能凑齐个万八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