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围在当中的,是个半老汉子,看着年纪虽然大了些,一双眼珠子却是转起来灵动得紧,只是头上那一条黄巾让桓典看得不怎样顺眼。
虽然如今太平道大兴,但只要是稍有远见的儒臣便看得清楚,太平道广施符水、救济流民,虽然是暗流潜伏,却像是灰堆里的火炭,只要一阵风吹来,便要燃起燎原大火。
不过比起沿途所见的太平道门人,这瘦干干的讲经道人倒是没有什么故作高深的模样,倒是一手提着面破锣,也不知道算是个什么路数。
他将手中的铜锣敲了两敲:又鼓足了嗓门道:“话说从头,这天下的日子是一年不如一年。别的不说,就是六十年前,咱们凉州地方的小民,不说是衣足粮丰,辛苦一年下来,哪怕穷人家里,正月里总算还有一口酒肉犒劳。那等日子,如今几十年都难见啦!”
他这般说,便有些上了年岁的老儿纷纷点头称是。年纪轻一些的,虽然没有见过几十年前的凉州是怎样一番景象,却也不由得露出些神往之色。
看着四周人情绪都被调动起来,这讲经道士又说道:“可是自从羌人造反以来,咱们凉州人的日子就一日不如一日,那些羌人,更是骑到咱们脖子上来,屙屎撒尿,无恶不作——如今更是起兵造反,杀得咱们西凉地方,田土庄院,没有一处不是血红色的!”
这一番话,又说到了人们痛处,石羊头这里,也有不少逃难来的流民,被石家大院连着附近几家大户收纳做了部曲。听着这道人提到羌乱,男人恨声咬牙的也有,女人叹气抹泪的也有。
见四周围拢起来的人,大都听得入了港,这道士清了清嗓子,又高声道:“可是黄天有道,仙家有德,我们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入冬时候见着西凉地方有一道黑气直冲白虎,他老人家用心占算一番,知道是羌人作乱之象,便提了九节杖,向着凉州星夜兼程而来。这一路上,大贤良师又见着一道赤气,从张掖地方升起,这便是咱们凉州命中有救,张掖郡里,正有一位贵人路过,正是天意注定,要借着这贵人之手,搭救我们凉州万民哩!”
他这里说得兴起,人群里便有早吩咐下的人凑趣:“讲道的,你说得这人,可是张掖的段太守么?”
讲经道士将手里木槌一挥,嘿然笑道:“这位朋友想必是过路人吧,乱兵一起,还有什么段太守?自打羌贼们起了兵,这什么段太守、李太守、马太守,一个个地收拾了家眷细软,就奔着关内逃了!却是一位洛阳来的贵人,官拜谏议大夫的魏公,他老人家恰好路过张掖郡,见得羌兵造反,太守们出逃,却是留在凉州,领了郡兵,来征讨叛贼了。”
说着,这讲经道士一面敲锣,一面扬声道:“那些羌儿,听得魏公领军来讨,便有一首歌儿传了出来,待我唱来:走马复披霜,儿郎把长枪。不怕官军千万,只怕魏字旗扬。”
平心而论,这歌不怎么动听,唱得也不见功夫,可是四周围拢的人,依然是一连串的叫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