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边要拖垮毛利元就的战略布局,另外一边却要拓展生存空间,对于现在的伊达家来说实在是捉襟见肘的事情。修建桥头堡,迫使备后国诸势力无法倾力帮助毛利元就和陶晴贤争霸,便成为了最好也是迫在眉睫的办法。
擒拿毛利隆元可以让毛利家内乱,修建城砦用最小力量促使备后国诸豪族紧守门户,最大限度的压制毛利家的发展。不过修建城砦只能够迫使南部七郡的豪族就范,与毛利家关系更为紧密的北部七郡没有任何威胁,这便是此次出战的缘由,他想要用一场堂堂正正的合战让备后国的豪族们不敢小窥伊达家的战力。
如果他们胆敢倾力出兵帮助毛利家的话,要小心他们的后院不会起火。
政衡之所以选择西荏原驻阵,正是中了西荏原进可攻退可守的地理优势,西荏原面向备后国是小田川,后面则是吉备高原,四周又有青蔭城、龟迫城、白实城三座城砦,只要稍加修缮扩展便可以成为控制进出备中、备后国的山阳道的桥头堡。
利用高粱川、小田川的便利,再加上又是本土作战,三千战兵所需的粮草完全用不着三千民夫来运送,三千民夫中大部分人是来修筑城砦的。政衡其实很想将三城推倒重建,再连接起来,那样防守更加坚固,可惜这种花费是惊人的,政衡暂时还没有那个财力,也没有那个必要,如果能够夺取神边平野和福山平野的话,西荏原就只剩下第二道防线和驿站的作用了。
备后国的势力分布和备中国大不一样,分为南北两部,南部多位于沿海地带和神野平野、福山平野两大平野,北部多在山野盆地之间,互不统属,这便是为何备后国从来没有出过战国大名,也是政衡会说出与毛利元就平分备后国的缘由。
不言胜先言败,三千民夫在战兵的保护下沿着小田川修筑小型砦子等防御工事,小型砦子可以用树木做墙,黄土打基,就地取材,不需要什么材料费用,只需要费些吃食劳力便可,这便是征集三千民夫的好处。
虽然紧靠小田川,可是打井却是建造砦子的第一要务,笼城时不可能到河边跳水喝,不过一个小砦只需要一口井水便可,小砦建于平地之上,打井倒是方便,山上修城多是建造在泉水旁便是因为山上打井困难的缘故。
不过就算围墙用木材、打基用黄土,打井免得塌陷,野同样需要用砖石修砌,修缮三城也需要用到石料,用量还不少,不过紧靠小田川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一直以来政衡对于小小备中国拥有七八百座城砦相当有法,趁着征讨其他势力的时候也多有废弃,在此次改革中,拆毁城砦便是为了聚拢小势力向大城转移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些拆卸下来的石料多用来修筑松山、抚川等城,在秋收后紧急运送了数十船石料藏匿于西荏原一带。
其实就算是毛利元就不兴兵,政衡也会在西荏原修筑桥头堡的,只是一切都赶上罢了。
三千民夫齐动手,材料齐全,除了井还没有掘好外,其实砦子的修建速度还是相当迅速的,当竺云惠心和杉原盛重到来的时候已经初见规模,总算有了一些砦子的雏形,这才是让杉原盛重变色急迫想要两家罢手结盟的起因,西荏原修筑桥头堡对于近在咫尺的神边城威胁太大了。
竺云惠心和杉原盛重在政衡面前讨了一个没趣怏怏而回,三座小砦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想要完善城防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完成的,此时政衡已经将心力放在了即将到来的大战之上,毛利元就不想死战,可是政衡却没有放过这个一展实力的机会,他要让毛利元就寝食难安只待此次合战。
正因为到了自己与毛利元就的差距,政衡方才更加重这次机会。竺云惠心和杉原盛重刚刚离开,政衡便召开军事会议,先锋官片山盛长也匆匆赶来,除了留守的野山益朝外几乎倾巢出动,他着积极满堂的家臣们,扬起手中的一份情报,沉声说道:“刚才刚刚得到草间众侦查到的敌情谍报,毛利元就亲率二千五百战兵,其中拥有五百骑兵,由吉川元春率领,备后国动员二万五千兵,现在神边平野已聚兵一万二千,估计不几日就会全部到位。”
各人都是吸了一口冷气,没想到备后国会如此坚决,二万五千兵怕是已经将备后国的青壮一打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