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终于去除掉了‘懒惰’二字,只因为这段时间,他真的很忙。
学校新建,不少制度需要去完善,偏偏能够妥善做到这点的,除了自己没多少人(田豫养胎去了,张瑜身为管家张府外的事情他不管);今年六月就是之前承诺的三年一次科考的时候,相关事宜也有待处理。
反正,张铭很忙,所以这次出征,他不能去,只能派麾下大将出征。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张铭没有派出黄忠、张郃之类的老将,而是派出了投靠他有一段时间,一直被忽视的孙策。
仿佛是刻意的,张铭不仅派了他出去,还给了他一万人马和所需的兵器粮草,同时孙家几个宿将,也一一作为副将放在了孙策麾下。
至于关羽,讨伐袁术的诏令下来不久,吕布就借口匈奴入侵,陈兵函谷关不远处,为了防止他在背后偷袭,所以关羽是离不开函谷关的。
黄忠如今贵为兵部尚书,虽然不如大汉品级,但在张铭系统里面也是一等一的重臣。如今改革刚起,军中有许多事情需要黄忠亲自过问,所以黄忠也走不开。
袁绍也不知道是不是就打算维护这个弟弟了,直接派出了大将颜良为主将,淳于琼、吕旷为副屯兵延津。同时文丑为主,吕翔、鞠义为副屯兵渤海。
此两处都是张袁势力的边疆,延津以南完全可以直指陈留;而渤海以南,则是青州的门户平原。
为此,张铭只能派遣徐晃时刻注意并州高干势力,以防他突然南下支援。同时任命曹仁为主帅,夏侯渊、乐进为副屯兵黄河边上,戒备延津袁军;派遣吕虔带领两万步卒北上平原支援守将夏侯惇,勒令夏侯惇等人小心防备,尤其是在夏侯惇麾下学习的张斌。
此次出征刘备虽然是全心全意去对付袁术,但为了避免张铭假道伐虢,所以派遣庞统为随军军师,张飞为主帅,新近投靠过来的周泰、蒋钦为副将屯二万士兵于颍川。
虽说是没有想进攻刘备,但四面环敌的情况下,张铭无奈只能任命张郃为主帅,高览、管亥为副驻扎在已经纳入张铭势力版图的许县(许昌)处,以防万一。
与此同时,派遣赵云为主帅,徐庶为随军军师,徐盛、黄叙、典满为副将屯兵于广陵,以备袁军在完全肃清江东之后,挥师北上对徐州起攻击。
四面环敌就是这点不好,一旦起战争,都要防备一下周围的势力,省得他们趁机在后方袭击自己。尤其和历史不同,张铭的周围都是一群野心勃勃的家伙,而且他们没有任何不出兵的可能。
所以最后在军中找来找去,刚好现孙策最闲,就给了他一万兵马,让他代表张铭出征袁术。
而这点,刚好合了孙策独立的野心。
孙策刚刚投入张铭麾下,张铭对他很好,给他封了冠军将军,只是当时改革初期,很多事情都需要整理,出征当然是没有的,所以孙策只能每天去驻地训练一下士卒,日子过得也算安逸。
只是呆了大半年都没有战事,让这个暴力分子显然非常不适应。要不是大家都是这样,只怕他还会认为张铭对他区别待遇了。
闲着无聊的下场就是在吴氏的推动下,孙家办了一个商队,两年多下来在张铭的照顾下赚了不少,偷偷以商队护卫的名义,在张铭治下以外的地方招收了两万士卒。
随后,这些士卒在护卫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孙策弟弟孙权、孙翊、孙匡、孙朗四人的训练和统御,磨合程度不断提高。更借助在各州山贼实战多时,多少有了点精兵的样子。
而历史上原本比较无能的孙匡和孙朗二人,也在长兄的督促下,不断提高自己,虽然依然有种文不成武不就的趋势,但至少统兵打打硬战的魄力是给养出来了。
孙策为什么要瞒着张铭做那么多?因为他现张铭麾下的军校制度,对自己大为不利。只要军校制度完全实施完毕,任何将领领兵自重就变得完全不可能。
孙策还年轻,可偏偏投靠张铭的时间晚,老爹更是有说投靠却直接走人的‘坏名声’。所以孙策或许可以成长为一个名将,但也得二十几年后才有可能,至少他是那么认为的。
原本觉得没什么,可袁术祸害了江东之后,让他看到了一条新路子。
江东水网交错,马战不利挥。 张铭最出名的是什么?不久是几支精锐的骑兵大队吗?左看右看,张铭麾下貌似都没有出现过水军的样子。
既然如此,打下江东,借大河之水割据一方,就算不能北上,一辈子不收人约束地当一个藩王也没什么不好!
最重要的,这样安逸的生活,不是孙策想要的。学武二十余载,不能上阵杀敌还有什么意义?马革裹尸,这才是一个武人最终的追求。
因此,当孙策被张铭任命为主将讨伐袁术的时候,他差点就向跑过去抱住张铭亲两下了。
第一次以张铭麾下大将的身份出征,其实对于孙策而言,也是最后一次。
大丈夫岂能寄人篱下,当提三尺青锋,建万世基业才对!
而他最高兴都是,他所提出的要求孙家老将为辅的要求,张铭也答应下来了。更重要的是,张铭还答应他让他自动在二线士卒里面,选择一万士卒统御下。
二线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如今的军校制度还没有完全普及,一线士卒尚未能够让每一个中低军官入校学习,更何况这些只作为预备部队使用的二线部队?
只要打上几场胜仗,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要完全收拢这些士卒的人心有何困难?家庭吗?只要孙氏商队还是运行,偷偷将他们的家人带走有什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