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大汉诸侯王,四世三公的大门阀,袁氏有权利也有义务讨伐张铭,将这忤逆之人绳之于法,送与长安交由陛下落。如果不这样,简直就是对不起身上的这身大汉王服之类的。
而随着这个檄文布的第三天,驻守在延津的袁军开始整军备战,只待袁绍一声令下便渡水直攻陈留。
与此同时,渤海、壶关驻扎的袁军也是蠢蠢欲动,随时对上党、平原二地起攻击。只是这两地兵员并不多,重点依然是延津。
或许在袁绍想来,只要攻陷了陈留,抓了张铭,那么其他州郡自然就会乱成一团,到时候攻打起来比现在不知道容易多少。
历史就这样,拐了几十个大弯之后,最后又变得和原本的历史差不多了。官渡之战,最终还是要上演,只是演员从曹操与袁绍,换成了张铭与袁绍而已。
袁军最后还是南下了,以颜良为帅,淳于琼、吕旷为副将,对黄河以南的官渡起了攻击。
顺利地渡过了黄河,当颜良等人即将对官渡据点起攻击的时候,迎接他们的是漫天夹杂着石块的箭雨。一场雨过,猩红血水流了一地。上千袁军,还没有起攻击就这样挂掉了。
箭雨过后曹仁带着虎豹骑第一军五千人对颜良起了冲击,颜良仓促应战,虽然在后阵箭雨的掩护下勉强击退了曹仁,但为此又付出了四千余部下的生命。
眼看敌人又是一批将领即将出动,颜良有点奇怪,按情报对方的兵马不是就一万人吗?怎么如今看来起码过三万人来着?
自知情况不妙,颜良无奈带着部属又退回了延津港中,等候着袁绍的到来。而张铭军将战场打扫干净之后,也默默回到了据点之中,等待着下一场战役的到来。
与此同时,张铭正式对袁绍的檄文做出了反击。
最直接的就是用已经挂掉了袁术来说事,直指袁家早有不臣之心。同时公布了袁绍写给了袁术的书信,让天下人明白,在袁术即将灭亡,打算北上投靠袁绍的时候,袁绍就曾言要袁术献出手中的传国玉玺才会接纳他。
到了最后袁术也将玉玺交给了袁绍,可袁绍并没有将玉玺交换朝廷,而是偷偷藏了起来。到了这一步,不臣之心都已经是明摆着的了,还有什么资格说别人有不臣之心?
然后,针对袁绍这种有预谋的突然袭击,张铭判定其为不正义,不人道的侵略行为。不仅无视大汉法律,更是在没有天子诏书的情况下妄自讨伐同僚,如此不忠不义的行为简直就是天理难容。
说到这里张铭挥舞了一下手中的诏书,言明自己已经讨来了诏书,今上已经定义袁绍的如此行为是不正义、不合法、不人道的侵略行为,所以诏令张铭拿下袁绍。
自己身为先帝义弟,身为大汉诸侯王,没有天子诏书自然不能随便攻打同僚,没看见袁绍都在做战前准备了,自己还是一动不动吗?
如今既然诏书下来了,作为一个大汉臣子,自然应该奉旨讨贼。
最后就是宣布了即日起,将对擅动刀兵的袁绍进行自卫反击!
有了张铭这句话,张铭治下开始迅行动起来,新的政治制度很快就挥了最大的效果。不过两天,士卒已经整装待,而各种辎重物品也全部准备就绪。
张铭这次依然没有亲征,特命曹仁为帅,夏侯渊、乐进为副统领魏国虎贲步军第一军,虎豹骑第一军对胆敢进攻官渡据点的袁军进行攻击。
另外还特别派遣戏志才前去协助,只是没想到和戏志才一起前往官渡的,还有某个打算夫君度第n次蜜月的张茹。当然妻唱夫随,张茹的夫君张飞也无可避免的去了官渡。
命徐晃为帅,曹休、吴懿为副,领虎贲第三军步卒北上,一举拿下整个并州。同时下令许褚(从保镖中毕业,就读了一个阶段的军校之后,放到了地方担任团长一职,如今已经升职为旅长)、夏侯尚、夏侯兰协助镇守上党、河东两郡,防备袁军的攻击。
命驻守在平原的夏侯惇为帅,吕虔、张斌为副带领虎贲第二军,协同恶魔骑别动军太史慈,大将田豫对渤海起攻击。
最后命令何曼司令带领三万步卒,两万骑兵北上平原接替夏侯惇等人守城。命令刚刚十八岁的六子张鼐、七子张凯在其麾下听用。这两兄弟也算是第一次上了战场。
而袁绍几乎是在何曼开始北上第二天,也收到了张铭的宣告。第一反应是让沮授留守邺城,严查张铭的间谍。然后带领三子袁尚、大将张南、蒋义渠、蒋奇、焦触,谋士许攸、郭图、逢纪、审配开始南下延津。
自此,官渡之战顺利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