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
杨一民并没有呆多久,他又到了小学的教学楼,小学教学楼的楼梯口,有一名老师在值守,见杨一民过来,喊道:“杨校长好。”
旁边几个小学生也齐声喊道“杨校长好。”
杨一民笑道点头,对那位老师说道:“辛苦了。”
“没事,应该的。”
杨一民觉得秩序突然就有了,和中午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说明是什么问题呢,只能说明一点,是行政班子有问题,但班子的问题到底在哪里?这是不好探究的。
或许这就是两位局长所说的复杂性,杨一民回到办公室,再次认真研究城郊中学教师的结构,九十年代中期进校的老师占绝大多数,如果将现在老师的年龄减十岁的话,绝大多数老师当时的年龄是二十多到三十几之间,当时学校初建,又在城边,学校虽然硬件不错,但环境却不好,按理老师的整体素质还是不错的,杨一民心里觉得自己心里有了底。
杨一民下午将所有的时间放在学校巡视上,向红梅没课,杨一民让她跟自己一起,这样做杨一民有两个目的。
一是表明自己是信任向红梅的,让向红梅知道自己对他的信任,虽然学校老师对向红梅意见大,但都知道向红梅有背景,不敢说,向红梅也肯定清楚,现在这种情况,向红梅可以感觉很有面子。
二是杨一民知道,自己无论如何,工作想抓出成绩,现在知道的最大障碍极有可能就是向红梅,因为她在学校有很多特权,而杨一民后一步要做的就是要削弱她的特权,但又得让她支持自己。
让她跟自己一起看看,自己再说说自己的看法,让向红梅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自觉地站在自己改革的一面,这就是杨一民想达到的目的。
两人走得慢,有些地方向红梅向他介绍,有问题杨一民对向红梅说自己的想法,两人有很好的沟通,到了小学教学楼,杨一民边看着低段的教室内的学生,边对向红梅说道:“向姐,低段学生太挤了,应该扩班才行啊。”
“是啊,但人员不够,不好安排,初中老师人多,小学老师人少,前段时间统计人员需求时学校又没报,要增加就得增加几个班,人员需求至少得几个吧。”
“我们有没有区乡教学质量比较好的学校老师的信息啊?”
“没有,这事校长以前没说过,谁会管啊。”
下午召开职工会,杨一民安排由陈校长和向红梅安排所负责的工作,接下来就是他讲话了,他也算对学校情况有了一些了解,虽然很不满意,但还不能说得太过火,因为原因和结果的表象并不能让自己了解深处的东西,如果自己说深了,往往可能是错误的,所以只能就事说事。
“我先向大家通报一下学生的情况吧,从昨天到今天,受伤学生和家长有几次情绪波动,一是昨天早上对学校的处置不满,不了解,要来闹事的,另外就是昨天晚上,学生家长觉得学校没理他们,所以心里不舒服打算集结一起到学校评理,第三就是今天早上,一伙专门帮病人闹事的人正在和一名学生家长商量,打算借助这一机会捞钱,不过这些事情通过一系列艰苦的努力,现在已平息了。”</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