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物质着火点的概念,从范永林口中说出的时候,对众人的冲击,那不仅仅是一句话这么简单。
在大明朝,也许曾经有人想过这样的问题,但是从来没有认真研究总结过。实践知识始终覆盖在理论的表面,这就比如,窗户用白纸蒙着,如果这张纸不被捅破,那么就无法看清窗内的一切。
当然,范永林原本不可能知道这些,但是,燃烧的基本理论,对于崇祯来说,根本就是小儿科。崇祯在穿越来到大明前,经受过系统的化学理论教育,燃烧的三要素早就烂熟于心。
崇祯虽然没有和范永林见过面,但是通过宗虎,崇祯基本了解了范永林的为人和品性以及才华。
在京师的崇祯根本没有闲着,特别编写了燃烧的基本原理,为了尽可能详实、易于接受。在书中,崇祯列举了大量的事例,将目前大明百姓生活中,可能接触和用到的物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崇祯将这本书命名为燃烧原理。
在燃烧原理一书中,主要分为物质的分类、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燃烧废弃物的处理等五大部分。
其中,范永林所说的燃烧的条件,正是从书中研习得知。
崇祯编写好后,让太监誊写了二本,原本自己保存在乾清宫,一本交于太医院校对刊印,另一本就是范永林手上的这本。
崇祯为防止范永林看不明白,特地命太医院右院判陆新出使山西,当面与范永林讲授燃烧的原理。
在这短时间之内,范永林在陆新的严格训练之下,已经基本掌握了燃烧原理的精义,甚至可以举一反三,同样也因为这个原因,范永林同样开始从内心深处,无比崇拜崇祯,对崇祯所说的话开始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