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自从崇祯派出的特使离开之后,不过恶劣的天气,一路上快马加鞭,风餐露宿。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了山西太原。这个人大家并不陌生,就是新任的内查院右院判温体仁。他是万历朝26年进士,在天启朝二年时就已经升任礼部右侍郎。直到七年时南京礼部尚书一职。
崇祯登记之初就开始考虑,对于这个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人物,对于史书所载有所保留。他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对于一个,能在大明朝堂上,风雨七年高居首辅之位。单凭这一点就很能说明问题,明朝末年是一个多事之秋,没有一定的手腕是根本无法立足的。因此,崇祯更加相信历史上应该有一个更加真实的温体仁。
乱世之中,本就不应该太过拘泥于小节。要想做出一番大事,要的不是妇人之仁。自古以来人无完人。因此,崇祯并不担心这一切。烈马需要善御之人,才能驾驭。乱世之中,能臣,必须是具有手段的一群人。否则,只能沦为庸臣。而,崇祯需要的是人才而非庸才。即使你是道德模范,如果没有才干,也只会误国误民。
崇祯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一个不参与党争斗,手段够强硬,行事果敢,不拖泥带水。现在这个时候,温体仁还在南京。崇祯选择在这个时候启用他,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个时候的温体仁人,还只是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对象,还没有在明朝政坛崭露头角。在这个时候将其纳入内查院人选,有着很强的优势。
以温体仁的资力,崇祯上来就让其担任内查院右院判。该有的自信崇祯一点都不会少,他相信自己可以驾驭这匹烈马,同样是对他最大的信任。对于这一点温体仁自己也非常清楚。如果山西这件事办不好,后果将会非常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