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天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新天天小说 > 回档一九七八 > 第三十一章 换田

第三十一章 换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换田。”

各家耕地是按人头多少来分的,李默家分了三块小秧田,六块大田,五亩一分来地。

但不是标准亩,曹镇一亩地是一百平方丈,D县哪边的亩更大,是一百二十平方丈。李默也搞不清楚,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大亩。但一亩三十平方丈与三百平方丈是一个样,实际面积不会多也不会少,更不可能少交纳半毛钱农业税。

两块主田在李庄门前,不过一两百米,是很近的两块田。两块在于庄的西边,一块叫“四亩”,一块叫“土地庙”,也不远,不足三百米。还有两块在纪村后,这两块就远了,近五百米远。

李默拿出纪村两块田与陈篾匠家交换耕地,再用陈篾匠的地与于得财换地,再用于得财家的地换了李义家的四亩,也就是在李广平家四亩边上的那块田,正好是一亩四分地。

李广平急了。

两块田放在一起,是容易管理了,但这个四亩不算是肥沃的耕地。

纪村后面两块地虽离得远,但荡沟那块地边上有一条比较宽阔的沟埂,可以冬种小麦油菜,夏种黄豆高梁,大约有一分来地,并且它不在田册上。不在田册上,则意味着不用交农业税,也不用交大队的水电费。

换掉多可惜啊?

并且儿子为了完成这复杂的交换,还倒贴了两块地,一块是“大腐沟”的四厘多地,那块小田就算了,地势低,除了做秧田外没有其他作用,即便种稻,收成也不会高。

可是儿子又从门口两块秧田中的一块切出半分田,倒贴了出去。

这两块田就在家门口,虽小,全是膏腴之田。

能这样换吗?

若不是人多,李广平又要开打。

他想反悔,也来得及,还没有入大册呢,但被李默一把拉住,说:“爸,且听我说,种水稻一亩能有多少净收入?”

现在化肥严重不足,种子也就那么一回事,就连杂交稻也才刚刚推广,还没有普及呢。

种一季单季中稻,一亩地不过一千斤出头。记住,这是一百平方丈的一亩,而不是标准亩六十平方丈的一亩。若是种植粳稻,产量还会更低。

扣除农业税,水电费,以及其他的一些费用,还有种子、化肥、农药的成本,净得不会超过四百斤。

种双季稻好一点,两季合在一起,收成能达到一千五六百斤,但多种一季,无疑意味着会多用化肥、农药、以及种子,等于净得不过六七百斤。

也就是说,如果不找其他的门路,只顾埋在田头劳动,还是不能使一家人达到温饱。五亩多地,种双季稻是能余三千多斤粮食,要不要穿?要不要治办农具?有没有其他的费用,如婚嫁丧娶,看病,小孩子读书?这还是责任田的,想一想呆板的大集体有多惨吧。

执行责任田后,不仅仅是产量得到提高,而是整个政策的放开,比如塘湾生产队,马上就可以正大光明捕鱼捉虾了,养猪养鸭,机灵的人则去做瓦匠小工,还有的人种植经济作物,日子才一天天地迅速好起来。

“爸,还记得我以前说过,以后能使你一年挣两三千块钱,三四千块钱吗?”

“记得。”

“马上就可以了。”

“胡说什么!”李广平喝道。

用现在的物价与与后世物价相比较,最划算的无疑是房价,多是单位房,买房子的人有,少之又少,多是租房子,一套两室一斤的房子,月租只有几块钱,不过若是有人想买房子,即便是在省城,一万块钱能买一套象样的房子,几十年后半个平方都买不来!至于京都、魔都与羊城更邪乎,能悬差一千倍。

其次是农产品与吃的。

工业产品就有点不划算了,一台洗衣机要四百块钱,一台双门冰箱要一千多块钱,一台小黑白电视机要四百多块钱,别急,眼下还未必有的卖,这是几年后的价,而且还需要票,有钱也未必能买到。

出行也比较贵,从曹镇到淝城不过两百里路,而且是本省内的,一张车票得要两块多。

李广平不知道了,他只知道以稻谷价算物价。明年米价会略略上扬,一斤米一毛四左右,稻谷则更贱,不足一毛钱。三四千块钱,相当于三四万斤稻谷。打算四成毛收入,得收成十万斤以上的稻谷,才能挣到三四千块钱。十万斤稻谷得种多少亩地稻?将一家人活活累死了,也无法种好近百亩地。

不是有一个万元户吗,那只是听听,当真啊?

“爸,你听我说。明年肯定挣不到这么多钱,有本钱,还有,我家家底子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